樹種名稱:杉木(Cunninghamia lanceolata)
商品名或別名:Chinese Fir,杉樹,江木,杉條
科屬名稱:杉科杉木屬
產(chǎn)地: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(qū),川、黔、滇、豫、陜
識別要點(diǎn):心邊材區(qū)別明顯,心材淺栗褐色,邊材淺黃褐或淺灰褐色微紅。生長輪明顯。早材至晚材緩變。軸向薄壁組織量多,星散狀及弦向帶狀。弦切面木射線單列(偶對列)。徑切面軸向管胞具緣紋孔1列;交叉場紋孔杉木型,多2~4個(gè)。
木材密度與用途:氣干密度0.32~0.42 g/cm3。宜作棺材、枕木、地板、家具等。
木文化與木美學(xué):
杉木特產(chǎn)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區(qū)。素有“樹的木乃伊”之稱,因地層變動(dòng)而久埋于土中而得名。由于木材中富含杉香脂,耐腐朽和抗蟲蛀,舊時(shí)為制棺木的重要木材。過去人們常說“死在柳州”,意指人死后用廣西柳州、三江、融水等地所產(chǎn)杉木制作的棺材。湖南長沙螞蝗堆漢墓、廣西貴港羅伯灣漢墓等的棺木均為當(dāng)?shù)厮a(chǎn)的杉木制作,埋地兩千多年,其棺木尚完好無損。所以也將其稱為“陰沉木”、“陰杉木”。
相關(guān)圖片:
杉木
|